第171章(3 / 4)
今日都在说先前给郡主女儿陪读一个姑娘,家世虽然不显。
入了郡主的眼,引荐给尚书家,定了尚书家的公子。
那位尚书公子一表人才,文采非凡,尚书大人家最爱重人品,反而门第其次。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羡慕,若不是这般奇遇,那等人家的姑娘万万配不得尚书府。
黛玉身边一个紫衣姑娘见黛玉神情淡淡不感兴趣的样子。
好奇道:“她命也真好,你不羡慕吗?”
黛玉摇头:“不羡慕。”
第138章
这件事情能引起这么大讨论,确实因为这个归宿对那家姑娘来说实在意外之喜。
当下男女姻亲,两家结百年之好,都讲究门当户对。
若非这家姑娘当侍读时人品才华被贵人看重,她怎能有这样的造化?
能觅得一个如意郎君,是多少女子自小的梦想。
可惜黛玉真真羡慕不起来。
黛玉有些许低落,反问她:“嫁到那种人家,还能每日自由自在的吗?”
紫衣姑娘也实诚的摇摇头:“不能了,嫁到哪户人家都不能。”
紫衣姑娘也感慨:“到了京城,我也算开了眼,原来越是大户的人家,规矩也这样大。”
黛玉以前没见过她,听这说法和口音,果然不是京城人士,很可能江南那边来的:“所以,有什么好羡慕的?”
黛玉又问她姓名,紫衣姑娘捏着小辫子垂头笑道:“我父亲姓甄,家里只有我一个,给我取了个乳名叫英莲。”
黛玉看她眉间有一个胭脂记。
“你这记号,是天生的?”
英莲点头,说着还用手故意抹了抹额头:“是真的,好些人都以为是画出来的。”
黛玉点头:“我瞧着确实像古时候画上美人的花钿,姐姐你也是个美人。”
这话可把甄英莲说害羞了。
黛玉又问她如何会上京城来,还以为她是甄家的远亲。
英莲与黛玉一见如故,便将她家上京的缘由都说了。
原来是她父亲甄士隐进京赶考,她和母亲就跟着来,顺道游历风光,长长见识。
因是江南人士,投到甄家来。
两家虽然都姓甄,却算不上亲。
若有需要,就算不是亲戚,也能连宗。
可甄士隐一介举人,年岁也大了,这回进京落榜,他倒也还没趋炎附势到那个地步。 ↑返回顶部↑
入了郡主的眼,引荐给尚书家,定了尚书家的公子。
那位尚书公子一表人才,文采非凡,尚书大人家最爱重人品,反而门第其次。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羡慕,若不是这般奇遇,那等人家的姑娘万万配不得尚书府。
黛玉身边一个紫衣姑娘见黛玉神情淡淡不感兴趣的样子。
好奇道:“她命也真好,你不羡慕吗?”
黛玉摇头:“不羡慕。”
第138章
这件事情能引起这么大讨论,确实因为这个归宿对那家姑娘来说实在意外之喜。
当下男女姻亲,两家结百年之好,都讲究门当户对。
若非这家姑娘当侍读时人品才华被贵人看重,她怎能有这样的造化?
能觅得一个如意郎君,是多少女子自小的梦想。
可惜黛玉真真羡慕不起来。
黛玉有些许低落,反问她:“嫁到那种人家,还能每日自由自在的吗?”
紫衣姑娘也实诚的摇摇头:“不能了,嫁到哪户人家都不能。”
紫衣姑娘也感慨:“到了京城,我也算开了眼,原来越是大户的人家,规矩也这样大。”
黛玉以前没见过她,听这说法和口音,果然不是京城人士,很可能江南那边来的:“所以,有什么好羡慕的?”
黛玉又问她姓名,紫衣姑娘捏着小辫子垂头笑道:“我父亲姓甄,家里只有我一个,给我取了个乳名叫英莲。”
黛玉看她眉间有一个胭脂记。
“你这记号,是天生的?”
英莲点头,说着还用手故意抹了抹额头:“是真的,好些人都以为是画出来的。”
黛玉点头:“我瞧着确实像古时候画上美人的花钿,姐姐你也是个美人。”
这话可把甄英莲说害羞了。
黛玉又问她如何会上京城来,还以为她是甄家的远亲。
英莲与黛玉一见如故,便将她家上京的缘由都说了。
原来是她父亲甄士隐进京赶考,她和母亲就跟着来,顺道游历风光,长长见识。
因是江南人士,投到甄家来。
两家虽然都姓甄,却算不上亲。
若有需要,就算不是亲戚,也能连宗。
可甄士隐一介举人,年岁也大了,这回进京落榜,他倒也还没趋炎附势到那个地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