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2 / 4)
史苗记得书里薛姨妈说让宝玉只管喝酒,大不了在她那边睡。
所以说,甄家可没有黛玉,这回那边的宝玉真的在薛姨妈院里歇了?
史苗有些奇怪:“快过年了,甄家宝玉好端端跑去姨妈家作甚?”
赖嬷嬷道:“哪里是跑去别家,听说是薛家母女在甄家住着。”
薛姨妈就这么急吼吼带着宝钗去住在甄家,不管薛蟠了?
现在隔着好多层,不能一线吃瓜,真叫人着急。
说到这里,黛玉、探春和湘云都知道为何迎春会那样强颜欢笑了。
就算薛宝钗不是甄家的姑娘,这种事情传出去,甄家的家风不正,紧跟着姑娘的名声在外有失。
迎春和甄家几个姑娘都不是三房的人,却要遭殃。
偏生那一个宝玉是贵妃娘娘的胞弟,虽说名声肯定有所影响,过上不久,只当一件风流韵事罢了。
对姑娘的影响,不能那么轻轻揭过的。
探春几人互相使了眼色,心里虽有议论,却都没当面说出来。
就算看不上薛家的举止,投鼠忌器,要顾着迎春和甄家的姑娘们。
等从史苗这边散了,三人自己在一处说话。
湘云才义愤道:“怨不得凤姐姐不来,倘若我有这样的亲戚,真是要怄死了。”
黛玉道:“为旁人怄什么?不值当的,只是凤姐姐性情刚强,肯定觉得自己平白被拖累,也不知想不想得开。”
黛玉知道王熙凤是个要面子的人,性情泼辣,偏生甄家几房又在打擂台。
王熙凤的身份夹在中间原本就难办,这下子家里亲戚丢了脸面,不知怎么生气呢!
探春也道:“如此行事,竟是将女子名声前程全然不顾了。”
探春还记得之前凤姐讲的那个薛宝钗要和有玉的人正配之事。
看来薛家是铁了心,要把姑娘弄到甄家去。
虽说不喜宝钗,探春还是要为她叹息:
“如此不明不白,自家姑娘怎么能被尊重,将来日子不知如何难过。”
湘云冷笑:
“还是那句古话,富贵险中求,倘若走正道,自古婚配讲究门当户对,薛家如何有机会?话本子上唱的也多是富家小姐看上穷书生的故事。”
史家进来已经开始给家里的姑娘们考量婚事的问题。
这种事,不必提到明面上,私下里家里的婶娘都讲过,就怕孩子们不小心着了道。
黛玉又道:“甄家人又不是死的,这事还真能用一个巴掌拍不响来说,前儿我们算的帐还记得吗?”
探春终究存着几分不忍,记忆中薛宝钗也是个长得有模有样,能吟诗作对的人。
探春道:“倘若此事家中定了,她一个姑娘家,也不能如何。” ↑返回顶部↑
所以说,甄家可没有黛玉,这回那边的宝玉真的在薛姨妈院里歇了?
史苗有些奇怪:“快过年了,甄家宝玉好端端跑去姨妈家作甚?”
赖嬷嬷道:“哪里是跑去别家,听说是薛家母女在甄家住着。”
薛姨妈就这么急吼吼带着宝钗去住在甄家,不管薛蟠了?
现在隔着好多层,不能一线吃瓜,真叫人着急。
说到这里,黛玉、探春和湘云都知道为何迎春会那样强颜欢笑了。
就算薛宝钗不是甄家的姑娘,这种事情传出去,甄家的家风不正,紧跟着姑娘的名声在外有失。
迎春和甄家几个姑娘都不是三房的人,却要遭殃。
偏生那一个宝玉是贵妃娘娘的胞弟,虽说名声肯定有所影响,过上不久,只当一件风流韵事罢了。
对姑娘的影响,不能那么轻轻揭过的。
探春几人互相使了眼色,心里虽有议论,却都没当面说出来。
就算看不上薛家的举止,投鼠忌器,要顾着迎春和甄家的姑娘们。
等从史苗这边散了,三人自己在一处说话。
湘云才义愤道:“怨不得凤姐姐不来,倘若我有这样的亲戚,真是要怄死了。”
黛玉道:“为旁人怄什么?不值当的,只是凤姐姐性情刚强,肯定觉得自己平白被拖累,也不知想不想得开。”
黛玉知道王熙凤是个要面子的人,性情泼辣,偏生甄家几房又在打擂台。
王熙凤的身份夹在中间原本就难办,这下子家里亲戚丢了脸面,不知怎么生气呢!
探春也道:“如此行事,竟是将女子名声前程全然不顾了。”
探春还记得之前凤姐讲的那个薛宝钗要和有玉的人正配之事。
看来薛家是铁了心,要把姑娘弄到甄家去。
虽说不喜宝钗,探春还是要为她叹息:
“如此不明不白,自家姑娘怎么能被尊重,将来日子不知如何难过。”
湘云冷笑:
“还是那句古话,富贵险中求,倘若走正道,自古婚配讲究门当户对,薛家如何有机会?话本子上唱的也多是富家小姐看上穷书生的故事。”
史家进来已经开始给家里的姑娘们考量婚事的问题。
这种事,不必提到明面上,私下里家里的婶娘都讲过,就怕孩子们不小心着了道。
黛玉又道:“甄家人又不是死的,这事还真能用一个巴掌拍不响来说,前儿我们算的帐还记得吗?”
探春终究存着几分不忍,记忆中薛宝钗也是个长得有模有样,能吟诗作对的人。
探春道:“倘若此事家中定了,她一个姑娘家,也不能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