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案无名之火(4 / 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般是一个月,视频很占空间,500g的硬盘最多只装两个多月的录像,我习惯每个月底清理一次,把空间腾出来,让新视频装进去。怎么了,江警官?”
  “我在调查一件案子,希望你能为我们提供录像。”
  “没问题。”小英站起来,走到收银台,打开电脑,调出了20多天来的录像,吕莹莹把移动硬盘插入电脑端口,进行复制,因为复制需要很久,江一明吩咐吕莹莹边看录像边复制,他和周挺去其它店铺看看。
  他俩来到一家叫“心思衣”的内衣店,老板也是女的,是个少妇,听说两位是警官,立即说她保存了三个多月来的全部录像,他俩暗自高兴,说要把电脑硬盘拆下来带回刑警队,老板听了之后,犹豫不决,她想了想说:“这样吧,让我把里面的东西复制好以后,你们再带走吧。”
  老板坐下把隐藏的文件夹打开,输入密码,直接把文件夹给删除了。周挺笑了笑,如果我们想看你的东西,你哪怕点击永久删除或者粉碎文件也没用。
  周挺懂得如何把电脑硬盘拆除下来,周挺向不远的电脑维修店借来了拆卸工具,对硬盘进行拆卸。
  老板乘机向江一明诉苦说:每天夜里,都有个变态佬来到她的店门外,盯着她店里的内衣自慰,叫两位警官帮忙管一管。江一明叫她报警。她说报警没用,片区民警说那人又没犯罪,不能抓他。我晚上睡在店里,一看见他就怕得要死。忍不住又报警,接警员听说我的情况,都不肯出警,还批评我是胆小鬼。江一明问:你老公呢?她说:我没老公,离婚了。江一明见脸上写着淡淡的忧伤,想必她是哪个大款的弃妇,于是答应打电话给片警为她说情,老板的脸色才由阴转晴。
  吴江和小克也有了新发现:他们去站前路调查柳青云的进货渠道,批发打火机的老板叫丁一香,是个女的,41岁。她说柳青云以前都在她那里进货,但已是三个月前的事了,近来柳青云没有来进货过。
  吴江把正山牌打火机的外壳给她看,问她店铺有没有这牌子的货。她说没有,因为这牌子的质量不好,她从来不进这货。其它批发店的老板也极少进正山牌打火机。为了证实她说的话,吴江和小克走访30多个批发商,他们都说不会进正山牌打火机。
  柳青云的打火机到底是从哪里来呢?吴江买个正山牌打火机,按照上面的电话打过去,来到了福安路正山打火机厂。
  厂房非常简陋,用红砖砌成四堵围墙,围成一个宽8米、长16米、高4米左右的厂房,栋梁是木头,盖顶的是水泥瓦。正好是下午3点,厂房里热得像蒸笼,尽管十几只吊扇在运转着,但温度依然高达38度,40多个工人在这样的屋子里进行打火机的安装工作,万一正丁烷发生爆炸或者燃烧,后果不堪设想……
  他俩把法人代表李正山叫出来,严肃批评了他一番。李正山连连点头,说一定下决心改善工作环境。为了不让李正山食言,吴江打电话安监局的朋友,叫他们抽空过来监督。
  李正山说他们大部分产品是直销,没有经过批发商,而是用小货车拉到各个店铺去卖,然后从店主那里把钱收回,因为利润非常少,所以没钱改善厂房。
  吴江问他怎么处理次品?他说次品很少,一般都直接烧毁。吴江不相信这样的厂家次品很少。他怀疑厂长把次品卖给了地摊小贩,但是厂长死不承认,吴江和小克只好归队向江一明汇报情况。
  重案组在小英的录像中查出了一个可疑的人,虽然不能证实此人是卖打火机给柳青云,但他戴一副大墨镜,一顶宽边草帽,满脸的胡子,他进“等个人”时,背包里满满的,15分钟后出来,背包是空空的,除非他把卖货给柳青云,否则怎么可能空背包出来呢?他的胡子、帽子、墨镜应该是刻意伪装的。
  此人模样虽然不太清晰,但可以判断出他50岁出头,高瘦个子,175左右,脸色很黑,步态有点像个猎人,或者退伍军人,上身着淡黄色t恤,下身穿天蓝色牛仔裤,脚穿褐色的带帮凉鞋。
  重案组顺着嫌疑人来的方向往回找监控录像,查看了一星期之后,终于找到了他住处的大概范围。
  经过街道派出所民警和联防队员的辨认,确定了他所住的房子,但已人去楼空,重案组从房东手上拿到他的身份证复印件,身份证上的名字叫关与,家住东北某个小山村里,身份证是伪造的,这更加提高了此人的嫌疑度。
  江一明把情况向杨龙汇报,杨龙很严肃地说:“关与可能是模仿关羽,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他的目标可能不止柳青云,必须立即找到此人,否则他可能有下一步的行动,到时就晚了。”
  江一明一凛: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呢?杨龙不愧为政法委书记,脑子比他还好使,假如真的如杨龙所说,后果将会很严重,他感到莫名的压力。
  4、真人露面
  房东说:关与半年前向他租房,他把一楼租给关与,因为一楼阴暗潮湿,房租特别优惠,关与是在街上摆摊的,卖打火机、盗版碟、盗版书、黄色书刊等劣质的小商品,一天也就赚100元左右,但是,他好像不为生活发愁,摆摊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喜爱喝点小酒,不喜欢交朋友,说一口不太流利的东北话,可能是装出来的。
  吕莹莹把关与的指纹输入指纹库,进行检索,但是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指纹。罗进在关与的床单上找到了他的皮肤作检材,进行dna检测,结果出来后,把它输入dna库比对,也没有相吻合的dna,我国的指纹库和dna库都不完善,尤其是dna库的信息更少,想从中找到嫌疑人简直是大海捞针。
  关与的邻居孙伟对他比较熟悉,关与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和钱财,经常会把一些小饰品和水果送给孙伟的小女儿,因此,关与给他的印象比较深刻,看到警方在找他,觉得不可思议:一个那么好的人,怎么可能是犯罪嫌疑人呢?
  根据孙伟描述,画像师真强文对关与的相貌进行画像,在几经修改之后,孙伟确认画像和关与非常相似。吕莹莹把关与的画像和资料打印出来,发到各公安机关单位,请求协查,然后在网上通辑关与,因此,车站、码头、航空港、关卡都有他的通辑令。
  本来江一明不想这样做,因为通辑关与的条件不够成熟,但是,杨龙一定要重案组这么做,江一明征求局党委的意见,他们都同意通辑关与,这样的话,即使有违常规,或者出问题,也不用他负责任,这是江一明第一次违心下达的网上通辑令。
  通辑令发出不久,就有人拿着通辑令前来领赏,此人直接向江一明办公室走来,小克见他有一种似曾相识,但一时想不起来,小克怕他找江一明的麻烦,拦住了他,他和小克争吵起来。
  江一明听到走廊一阵喧嚣,走出办公室问小克怎么回事?小克还没回答,那人抢先说道:“江队长,我是来领赏的,我知道你们要的人在哪里。”
  江一明看见他一身西装革履,头发用摩斯打理得一丝不苟,白皙的脸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斯文满满风度翩翩,像个学者,但又好像在哪儿见过,便走上前去:“先生,请到我办公室坐。”
  他点了下头,瞟了一眼小克,似乎在嘲笑他,然后跟江一明来到办公室,江一明问:“你知道嫌疑人在哪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