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眼花缭乱到令人怅然若失的发布(求订(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上这些,全部搭载了白泽实验室桌面cpu研发成果,白龙d2。”
  吴伏城一口气介绍了很大篇幅的内容。
  ppt都过去了十几张。
  略作停顿,吴伏城轻笑道:“下面请看白龙d2的demo。”
  “……”
  与神龙系列的demo制作风格不能说特别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连背景环境都毫无变化。
  不过换了一个主讲人。
  神龙系列的主讲人是陈建业院士,毕竟是曾经当过教授的人,基础授课功底还是很强的。
  而现在白龙系列的主讲人则是苏姿丰,正经无惧这样的小场面。
  倒是说开场白也是一模一样。
  “我很高兴向你们介绍我们实验室在桌面cpu领域最新款强大芯片,白龙系列第二代处理器:白龙?d2……
  这是一款由白泽实验室完全自主研发的全新处理器。
  基于泛国产处理器技术联盟的统一标准架构:cb12x64。
  是的。
  这是一款64位处理器。
  白龙d2采用了40纳米硅工艺技术,得益于优秀的工艺技术,白龙d2拥有出色的处理性能;
  主频率为2.1ghz,相较于上一代有十分显著的提升。”
  “……”
  “与上一代白龙d1相比,白龙d2采用了全新的‘初’架构,相比之下,单核性能提升了近110%……”
  “……”
  苏姿丰的介绍更偏向于产品方面,用词也略有不同。
  主要彰显出了白龙d2的优秀度,忽略了部分缺点。
  因为……
  先不说别的,‘初’架构就顶多只能算是半成品。
  苏姿丰更是一句都不提等同于intel或者amd的哪款处理器,就只横向对比白龙d1。
  还是那句话,如果白龙d2足够优秀,不会用这样的命名规则。
  前沿的研发思路是比较简单的。
  第一步,先解决从无到有,这一步有的都不配拥有名字,比如已经进入实际环境的大cpu。
  第二步,从有到业界高端甚至领先水平,这一步才会采用标准命名规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