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欧阳修早向郑氏透露过日后若有机会、要去临近州县游学一番,既是为增长见识,也是为寻求机遇的想法,郑氏乍听得此事,虽有些突然,但并不觉意外。
  只无奈家中窘迫,应付寻常开销已是勉强,并无余钱支持大儿远游,才不得不暂时搁置。
  眼下得知是陆辞亲自将其带出,郑氏哪里还有不放心的。
  她喜出望外地对着下仆千恩万谢不已,更是将家中的所有积蓄取出,要塞到下仆手里去。
  仆从赶紧推拒了,义正辞严地将陆辞交代过的说辞托出,才好不容易拦住郑氏塞钱的举动。
  至于在欧阳修离家这阵子的家中事务……因陆氏义庄已彻底运作起来,平日除了陆氏庄园里的人,还有义庄所涉的那千余人能帮上郑氏一把,也就完全解了欧阳修远行的后顾之忧了。
  捎带上学生欧阳修,于陆辞而言并不称得上什么大事。
  在连夜寻来义庄各人,将手头事务分派下去后,已是子夜时分。
  陆辞望了眼繁星闪烁的夜空,在案桌前静坐一阵,睡意全无,倒是忽想起什么,突然俯身,把暗格里的那堆信件全拉了出来。
  他稍摸索一阵,很快就翻出了被藏在最里头的那一小摞,悉数抽了出来。
  一共是十二封已被拆开、读过许多次的信,上头字迹尽是属于同一人的。
  ——他的小恋人,狄青。
  轻轻地摩挲着柔软的信纸,凝视着那一行行载满思念的文字,陆辞浑然不知自己面上已带了一抹极温柔的笑意。
  由宋入吐蕃,走得最多的路线,就是沿着秦州往熙州,再至兰州、西宁州,最后直入青唐城的那一条。
  原以为久久无法与人再见,时机却降临得如此之巧。
  这也是他不甚抵触被夺情、任命为主使出使吐蕃的最大原因罢。
  陆辞将这些除被拆开读过多次外、被珍重保存得近乎完好无损的信纸重新收好,小心敛入随身的行囊之中,才简单洗漱,躺倒榻上。
  ——尽管还早,他却已由衷地期待起过阵子与小恋人的会面了。
  半个月后,渭州驿馆。
  一身着紫色官服,身形瘦削,眉目清秀的官员,身侧还围绕着十数名绿衣官员,正神容肃穆地伫立在驿馆大门处。
  一行人除不时将目光瞥向城中主道、城门所在的方向外,一直不发一言,令不少路过此处的渭州百姓隐约生出一些敬畏心来,不敢朝他们处公然张望,只隐蔽地瞥上几眼。
  对于他们,百姓们并不算太陌生:早在三天前,这一行官员就已抵达了,当时架势那可不小,不仅让知州通判联袂出城相迎,随行的还有上百名高大威武的军汉,护送着十数俩载满铜箱的马车。
  尽管瞧不到那铜箱里具体装了什么,但从这偌大阵仗,以及竟连马车也能动用的形势看,也不难猜出是价值不菲的贵重物件。
  一些个消息较为灵通的,则从在官衙里当差的亲朋好友口中得到了更多内情:这一行人,可是要往吐蕃出使的大宋使团!
  渭州再往西行数十里,便可至西北门户之一的秦州,由那入吐蕃,倒不稀奇。
  在惊叹过一两天后,对还盘踞在渭州城中,不急继续西进的这支使团,众人又升起好奇心来了。
  但似今日这般,能看到这群大官们全体出动,正装似等着的人……究竟能是谁?
  有人看出了些许门道,生出猜测之余,也更感到猫爪挠心似的好奇了。
  好在并未让他们‘煎熬’上多久,他们所期待的答案就已自现——
  当城门那处忽然变得喧闹不已时,那面无表情地等着的紫袍官员,就清楚九成九是他所等待的人现身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