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二章红米饭南瓜汤(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昌云则想高呼一声,“中国男人的幸福年代马上就要结束了,哥不最后捞一把如何对得起二度人生?”
  为期三天的中美海军未来战略研讨会,在厄尔特斯和谢昌云分别做了会议总结后圆满结束了。二十八日晚上,谢昌云以中国式礼节设宴为美国海军将校们践行,并赠送给了每人一份礼品。
  第二天送走了美国客人们之后,谢昌云也随即飞往了沈阳,他兼着东北政务委员会主任,东北的事务他还是要经常的过问。
  在沈阳住了三天,谢昌云便飞往了正定,开始着手进行他这次出来的最后一项重要任务。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朱德、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林彪等在正定机场迎接了谢昌云。
  贺子珍当然也是必到的人。
  自三七年第一次到延安之后,谢昌云已经整整八年没有见到过林彪了,所以下了飞机之后他就抢在林彪前面首先敬了一个礼,并道了一声“军团长好!”
  谢昌云不忘旧情的低姿态,不仅让不善言笑的林彪露出了笑容,其余的人也都感到了熟悉的亲切。
  不过当看到谢昌云的随从里竟有一个外国女军官时,众人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惊讶。
  开往石家庄的车队由六辆卧车、四辆粤虎和四辆卡车组成,中共中央机关虽然还没有进北平,但气场却已经摆出来了。
  贺子珍与谢昌云和王秋同坐在了一辆卧车的后排,贺子珍在右、谢昌云居中、王秋在左,贺子珍和王秋都属于苗条型身材,谢昌云也不魁梧,所以三个人并坐着并不显拥挤。
  上了车之后贺子珍就马上问道:“云伢子,你这次来要不要住下?”
  谢昌云道:“我至少要要住一个晚上。”
  贺子珍高兴的道:“我把房间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就在我们自己的院子里。”
  谢昌云道:“婶娘,现在房子宽敞了,要我住到外面我还不去呢!等婶娘进了北平,家里要固定给我留一个房间,另外还要给我父母留一个。”
  贺子珍笑了起来,“你这个云伢子的嘴还是那么讨人喜欢。你的伤好彻底了没有?”
  谢昌云道:“早就好了,只不过留了一个疤,再加上原来这个,以后就谈不上完美无痕了。”
  贺子珍伸手摸着谢昌云额头上的那个疤痕道:“云伢子,以后可千万要注意了,不要再让婶娘担心。”
  谢昌云道:“没事,托婶娘和老师的福,我的命大得很!对了婶娘,石家庄这里夏天还是有点热,我这次带来了二十个电扇,连电线插座我都带来了,今天我们就装起来用。”
  贺子珍半喜半怨的道:“你看你,天亮的时候拿来了电油汀,后来又送来了冰箱和微波炉,我这里都比大资本家要阔气了。不过也好,那个微波炉真是起作用,你老师一忙起来吃饭就没有个准点,以前总是把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防备着他随时想吃,弄得菜又没有看相又没有味道。现在不怕了,他一说想吃饭,几分钟就可以把热饭热菜端上来,省了我和炊事员好大的事。”
  谢昌云道:“婶娘,以后的条件还会越来越好,几年就能上一个台阶。有什么好东西我就给你弄过来,你只管用就行。婶娘也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们国家是落后太多了,像婶娘家里这套东西,在美国一个工程师家里就都有。广东生产的微波炉平均一个月就要销出好几十万台,哪里有那么多的大资本家,就说这个电扇,广州和韶关的普通人家也慢慢开始在用了,价格也在逐步下降,估计也就是三四年时间就能普及。”
  贺子珍感叹道:“是变得够快呀!长征到了陕北以后那个凄惨还历历在目,转眼十年不到就连冰箱和电扇都用上了,真是让人都不敢相信!”
  谢昌云是按毛泽东的生活习惯算着点来的,他来到毛泽东住处的时间是下午三点过一点,毛泽东刚好起床一会儿。
  同样也是算准了谢昌云会带好吃的来,因此毛泽东并没有急着吃饭,而是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点上了烟,一面看着文件一面等着谢昌云。
  见到谢昌云进了院子,毛泽东站起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大财主来了,我已经准备好牙祭了!”
  一听毛泽东果然没吃饭,王秋就从卫士手里接过一个纸箱,与贺子珍一起进了厨房,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卤猪肚、酱牛肉、熏鱼、什锦拌菜、老边饺子,就陆续端到了餐厅里。
  卫士手上还有几个纸箱,王秋把里面的东西都取出来放进了冰箱,随后又和贺子珍一起领着一名会电工的卫士安装起了电路。
  谢昌云陪同毛泽东来到了餐厅里,在毛泽东的对面坐下后道:“老师下午有什么重要安排?”
  毛泽东夹起一个饺子道:“没有做安排,今天的时间都留给了你。”
  等毛泽东吃了一阵之后,谢昌云才道:“这次我来石家庄,准备就几个重要问题向老师全面谈谈我的想法,恐怕要占有老师不少时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