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二章会议交锋(2 / 3)
朱德向谢昌云转交了毛泽东的一封信,并通告谢昌云,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将于九月中旬召开,届时将对党的理论和七大制定的路线方针做出新的重大解释。
朱德只是原则上提了一下,而毛泽东在信中却做了较完整的说明,他在信中写到,“我党政治局会议已确认了将建立广泛联合政府的目标,调整为争取建立以我党为主的民主联合政府的目标,作为党在近阶段最根本的任务,要求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同时政治局会议还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特点,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重点是通过对国家法律、社会机构的不断完善,通过社会总体经济能力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来逐步实现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保障的社会化,而非单纯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共产主义仍作为我党最高奋斗目标,但必须按社会发展规律分阶段来实现,很可能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够实现的。对于无产阶级,我们认为无产者并不是一个很稳定的群体,其身份随时可以发生转换,并不能表明其就是最先进生产力和最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因此决定放弃这一提法……”
毛泽东的信谢昌云连续看了好几遍,每次都能萌发出一些新的感想。
九月七日上午八点半,军事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庐山礼堂小会议室举行,一张长长的会议桌旁,围绕着军事委员会的十七名委员以及廖广泽等几名列席人员。
廖广泽作为副委员长随营主任,其职务不能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对曾担任过战区司令长官的他来说有些吃亏,不过好在实权很大,所以也算有所弥补。
会议由何应钦主持,第一项议程是宣布了国民党中央全会制定的、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议事规则》。
这个议事规则规定在非战争状态,军事委员会对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以表决形式进行,其中还规定了委员长、副委员长、军事委员会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的日常权限和处理紧急事务的权限。
从何应钦铁青着的脸色来看,他对这个议事规则是极不满意,但他也没办法。国民党虽然要争取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职务不能落到他人手中,可很多人也担心再出现蒋介石那样的强势独裁人物,何应钦在如愿以偿得到了委员长的职位时,也必须接受对他的限制条件。
第二项议程是选举三名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冲突便由此而引发。
按新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成条例》,要由委员长、副委员长和三名委员组成军事委员会常务会议,因此除何应钦和谢昌云之外,还要补选三人。
何应钦提出的人选是陈诚、徐永昌和顾祝同。按这个组成,即便谢昌云和陈诚联手,但何应钦也有掌握三票的可能。
陈诚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没有提名字,只提出应考虑总参谋长、军令部长和军政部长这三人。
何欣怡听了心里一惊!马上意识到陈诚的意图是要他辞去兼任的总参谋长职务。
谢昌云对陈诚的提议表示了赞成。
接下来何应钦与陈诚唇枪舌战十多分钟,双方都不肯让步,谢昌云见此就提出举手表决。
表决结果,陈诚的提议以何应钦一票反对、顾祝同和徐永昌两票弃权,其他十四票赞成而获通过。
正如何应钦所料,陈诚见自己的提议轻松获得通过后,不等主持会议的何应钦宣布进行后续议程,便马上提出委员长不适合再兼任总参谋长,要求会议另外确定总参谋长人选。
陈诚所说的理由何应钦无法反对,但还是提出要把这件事放到会议最后与其他人事问题一起讨论。
谢昌云听了眉毛一扬道:“何委员长还有其他人事问题要提出?”
何应钦道:“各战区和各部有十几名将官晋升和军级以上职务变动报上来了。”
谢昌云道:“抗战作战有功的晋升已经完毕。军队正在裁减阶段、而且即将大规模整编,我看出了战区司令长官、军兵种司令官、、正副总参谋长、各部部长这些职务有空缺之外,其他晋升和职务变动应该一律暂时停止,如有出缺可以代理任之。”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
谢昌云接着又轻描淡写的道:“总参谋长职务好定,由白副总长接任即可。副总参谋长我建议由黄光锐担任,白副总长兼任的军训部长一只职,建议调六战区副司令长官郭忏担任。”
陈诚赶紧摆手道:“以后军队将是全新训练,郭悔吾实难胜任,还是由副委员长推荐一上将担任为好。”
陈诚说的是实话,他的干将现在即便占了军训部长位置,下一步也无法坐稳,还不如痛快送谢昌云一个人情。
所以谢昌云也不客气,“那就让李汉魂来担任军训部长好了。”
陈诚点头道:“李豪伯是上佳人选。”
见谢昌云和陈诚如若坐地分赃,何应钦气急道:“往二位持重!这几个职位不是你们一两个人说了就算的。”
余汉某顶了一句道:“副委员长也有提名权,何委员长莫非想搞搞一言堂?”
蔡南道:“我看也不要议了,也不必一个一个职位表决,对谢副委员长刚才的三个提名,赞成的请举手。” ↑返回顶部↑
朱德只是原则上提了一下,而毛泽东在信中却做了较完整的说明,他在信中写到,“我党政治局会议已确认了将建立广泛联合政府的目标,调整为争取建立以我党为主的民主联合政府的目标,作为党在近阶段最根本的任务,要求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同时政治局会议还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特点,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重点是通过对国家法律、社会机构的不断完善,通过社会总体经济能力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来逐步实现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保障的社会化,而非单纯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共产主义仍作为我党最高奋斗目标,但必须按社会发展规律分阶段来实现,很可能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够实现的。对于无产阶级,我们认为无产者并不是一个很稳定的群体,其身份随时可以发生转换,并不能表明其就是最先进生产力和最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因此决定放弃这一提法……”
毛泽东的信谢昌云连续看了好几遍,每次都能萌发出一些新的感想。
九月七日上午八点半,军事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庐山礼堂小会议室举行,一张长长的会议桌旁,围绕着军事委员会的十七名委员以及廖广泽等几名列席人员。
廖广泽作为副委员长随营主任,其职务不能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对曾担任过战区司令长官的他来说有些吃亏,不过好在实权很大,所以也算有所弥补。
会议由何应钦主持,第一项议程是宣布了国民党中央全会制定的、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议事规则》。
这个议事规则规定在非战争状态,军事委员会对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以表决形式进行,其中还规定了委员长、副委员长、军事委员会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的日常权限和处理紧急事务的权限。
从何应钦铁青着的脸色来看,他对这个议事规则是极不满意,但他也没办法。国民党虽然要争取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职务不能落到他人手中,可很多人也担心再出现蒋介石那样的强势独裁人物,何应钦在如愿以偿得到了委员长的职位时,也必须接受对他的限制条件。
第二项议程是选举三名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冲突便由此而引发。
按新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成条例》,要由委员长、副委员长和三名委员组成军事委员会常务会议,因此除何应钦和谢昌云之外,还要补选三人。
何应钦提出的人选是陈诚、徐永昌和顾祝同。按这个组成,即便谢昌云和陈诚联手,但何应钦也有掌握三票的可能。
陈诚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没有提名字,只提出应考虑总参谋长、军令部长和军政部长这三人。
何欣怡听了心里一惊!马上意识到陈诚的意图是要他辞去兼任的总参谋长职务。
谢昌云对陈诚的提议表示了赞成。
接下来何应钦与陈诚唇枪舌战十多分钟,双方都不肯让步,谢昌云见此就提出举手表决。
表决结果,陈诚的提议以何应钦一票反对、顾祝同和徐永昌两票弃权,其他十四票赞成而获通过。
正如何应钦所料,陈诚见自己的提议轻松获得通过后,不等主持会议的何应钦宣布进行后续议程,便马上提出委员长不适合再兼任总参谋长,要求会议另外确定总参谋长人选。
陈诚所说的理由何应钦无法反对,但还是提出要把这件事放到会议最后与其他人事问题一起讨论。
谢昌云听了眉毛一扬道:“何委员长还有其他人事问题要提出?”
何应钦道:“各战区和各部有十几名将官晋升和军级以上职务变动报上来了。”
谢昌云道:“抗战作战有功的晋升已经完毕。军队正在裁减阶段、而且即将大规模整编,我看出了战区司令长官、军兵种司令官、、正副总参谋长、各部部长这些职务有空缺之外,其他晋升和职务变动应该一律暂时停止,如有出缺可以代理任之。”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
谢昌云接着又轻描淡写的道:“总参谋长职务好定,由白副总长接任即可。副总参谋长我建议由黄光锐担任,白副总长兼任的军训部长一只职,建议调六战区副司令长官郭忏担任。”
陈诚赶紧摆手道:“以后军队将是全新训练,郭悔吾实难胜任,还是由副委员长推荐一上将担任为好。”
陈诚说的是实话,他的干将现在即便占了军训部长位置,下一步也无法坐稳,还不如痛快送谢昌云一个人情。
所以谢昌云也不客气,“那就让李汉魂来担任军训部长好了。”
陈诚点头道:“李豪伯是上佳人选。”
见谢昌云和陈诚如若坐地分赃,何应钦气急道:“往二位持重!这几个职位不是你们一两个人说了就算的。”
余汉某顶了一句道:“副委员长也有提名权,何委员长莫非想搞搞一言堂?”
蔡南道:“我看也不要议了,也不必一个一个职位表决,对谢副委员长刚才的三个提名,赞成的请举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