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2 / 4)
她老人家还以为何家的事是谁操纵的不成?谁还能握着何家的手让他们去贪工部的银钱?
以往深恨穆安之的陆皇后,第一次觉着,这案子交给穆安之审,实在是,甚好!
她就不信,当穆安之将刀锋指向蓝太后的嫡亲妹妹家时,蓝太后与穆安之之间还能亲密如昨?
不过,何家毕竟是外姓之家?
就不知蓝国公府那里是否……有可乘之机?
陆皇后与太子商量此事,太子意外的望着陆皇后,“老二的事,是母后的意思?”
“胡说八道,我在哪儿弄头疯牛去。你想一想,这机会多难得。”陆皇后目光灼灼。
“千万别动。”太子沉声道,“那疯牛是被铁弹子打中了眼睛才发了狂,现在老三正愁找不到幕后之人,这个时候要是被抓到把柄,这没主的屎盆子立刻就得扣下来。”
陆皇后不甘心,“也不是故意诬陷蓝家,蓝国公当差这些年,我就不信没有不谨之事。”
“蓝国公谨小慎微是出了名的,掉片树叶都怕砸到脑袋,差使当的战战兢兢。若有什么大把柄,早叫人参了,还等得到现在?”太子劝母亲,“母亲只管安享尊荣,什么都不要做。我深得父皇信重宠爱,我不动,急的是旁人,若我擅动,无数明枪暗箭就要来了。”
“傻孩子,你以为现在没有明枪暗箭么?”
“尚在我掌握之中。”
“这样的机会,不是时时都有的。”
“鸡肋而已。”
第199章 一八七章
老醋花生、炸小鱼干、拌肚丝、南乳猪手、烧羊肉、蒜拍小黄瓜, 再有一碗香浓可口的鸽子汤。
旁的都常见, 年下肉食本就备的多。郑郎中的视线落在白瓷碟里碧绿如玉的蒜拍小黄瓜, 坐下问许郎中, “不过了年下鲜菜贵的很。”
“能吃的时候多吃几口吧。”许郎中试一试酒壶瓷壁的温度,提壶斟酒,递给郑郎中一盏, “你今天把何家一子一孙打了个半死, 那何家是太后娘娘亲妹妹家,我看你倒霉的日子不远了。”
“合着这是给我送断头酒了。”
“呸大过年的忌不忌讳。”许郎中斜郑郎中一眼,“劝你也是白劝, 何不留一线。那何传宝不是什么有心机之人, 问也能问出来, 何苦要刑杖。”
郑郎中举杯, 二人先干一杯。一盏梨花白下肚,郑郎中方道, “何传宝不足为虑,正因何家这层外戚的身份,难免让他背后之人有恃无恐。何况这案子速审为宜,不然这些个外戚还不知要出什么幺蛾子。那何传宝, 问句话啰哩叭嗦没个痛快,打上几板子, 问什么答什么,明白多了。”
许郎中险些喷了酒,“难怪三殿下喜欢用你, 倘换个人,哪里有你这速度。”
郑郎中夹筷子小黄瓜,“换个人也不会放开手让我审。”
“还真是。满朝上下,这么不怕得罪人的,也就是三殿下了。”许郎中道,“三殿下一向得慈恩宫偏爱,何家又是慈恩宫的近亲,虽说听闻三殿下与何大人不睦,可咱们这样,是不是也过了些。”
郑郎中也并非莽撞之人,想了想说,“我接手此案时,殿下并无旁的吩咐,只是吩咐速审。”
“殿下并非粗心之人。”许郎中问,“那牛的事,可有眉目了”
“牛在暗,墙在明。自然是城墙的事更要紧。”郑郎中摇头,“那些阴诡小计,终是上不得台面,何苦多费心机。”
“一头牛就将二殿下打落尘埃,你不觉着这幕后之人太过厉害”
“比朝中御史管用。”郑郎中道,“要不是这头牛,就北城墙修的这品质,但遇战事,必出大祸。”
郑郎中夹筷子酥炸小鱼干,“得谢谢这头牛。” ↑返回顶部↑
以往深恨穆安之的陆皇后,第一次觉着,这案子交给穆安之审,实在是,甚好!
她就不信,当穆安之将刀锋指向蓝太后的嫡亲妹妹家时,蓝太后与穆安之之间还能亲密如昨?
不过,何家毕竟是外姓之家?
就不知蓝国公府那里是否……有可乘之机?
陆皇后与太子商量此事,太子意外的望着陆皇后,“老二的事,是母后的意思?”
“胡说八道,我在哪儿弄头疯牛去。你想一想,这机会多难得。”陆皇后目光灼灼。
“千万别动。”太子沉声道,“那疯牛是被铁弹子打中了眼睛才发了狂,现在老三正愁找不到幕后之人,这个时候要是被抓到把柄,这没主的屎盆子立刻就得扣下来。”
陆皇后不甘心,“也不是故意诬陷蓝家,蓝国公当差这些年,我就不信没有不谨之事。”
“蓝国公谨小慎微是出了名的,掉片树叶都怕砸到脑袋,差使当的战战兢兢。若有什么大把柄,早叫人参了,还等得到现在?”太子劝母亲,“母亲只管安享尊荣,什么都不要做。我深得父皇信重宠爱,我不动,急的是旁人,若我擅动,无数明枪暗箭就要来了。”
“傻孩子,你以为现在没有明枪暗箭么?”
“尚在我掌握之中。”
“这样的机会,不是时时都有的。”
“鸡肋而已。”
第199章 一八七章
老醋花生、炸小鱼干、拌肚丝、南乳猪手、烧羊肉、蒜拍小黄瓜, 再有一碗香浓可口的鸽子汤。
旁的都常见, 年下肉食本就备的多。郑郎中的视线落在白瓷碟里碧绿如玉的蒜拍小黄瓜, 坐下问许郎中, “不过了年下鲜菜贵的很。”
“能吃的时候多吃几口吧。”许郎中试一试酒壶瓷壁的温度,提壶斟酒,递给郑郎中一盏, “你今天把何家一子一孙打了个半死, 那何家是太后娘娘亲妹妹家,我看你倒霉的日子不远了。”
“合着这是给我送断头酒了。”
“呸大过年的忌不忌讳。”许郎中斜郑郎中一眼,“劝你也是白劝, 何不留一线。那何传宝不是什么有心机之人, 问也能问出来, 何苦要刑杖。”
郑郎中举杯, 二人先干一杯。一盏梨花白下肚,郑郎中方道, “何传宝不足为虑,正因何家这层外戚的身份,难免让他背后之人有恃无恐。何况这案子速审为宜,不然这些个外戚还不知要出什么幺蛾子。那何传宝, 问句话啰哩叭嗦没个痛快,打上几板子, 问什么答什么,明白多了。”
许郎中险些喷了酒,“难怪三殿下喜欢用你, 倘换个人,哪里有你这速度。”
郑郎中夹筷子小黄瓜,“换个人也不会放开手让我审。”
“还真是。满朝上下,这么不怕得罪人的,也就是三殿下了。”许郎中道,“三殿下一向得慈恩宫偏爱,何家又是慈恩宫的近亲,虽说听闻三殿下与何大人不睦,可咱们这样,是不是也过了些。”
郑郎中也并非莽撞之人,想了想说,“我接手此案时,殿下并无旁的吩咐,只是吩咐速审。”
“殿下并非粗心之人。”许郎中问,“那牛的事,可有眉目了”
“牛在暗,墙在明。自然是城墙的事更要紧。”郑郎中摇头,“那些阴诡小计,终是上不得台面,何苦多费心机。”
“一头牛就将二殿下打落尘埃,你不觉着这幕后之人太过厉害”
“比朝中御史管用。”郑郎中道,“要不是这头牛,就北城墙修的这品质,但遇战事,必出大祸。”
郑郎中夹筷子酥炸小鱼干,“得谢谢这头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