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2 / 4)
“我知道这事后,再想魏老三的说了那几句话,什么让白肇东去宫里做太监,真真是不知所谓,脑子有问题。”杜长史笑,“白肇东自帝都府出来后,想了个特别绝的法子,他去了魏家死对头秦家,请秦家襄助。”
“哪个秦家?”穆安之问。
“现任九城兵马司将军秦离秦将军家。”红泥小火炉上的陶壶咕嘟咕嘟做响,杜长史拉起陶壶沏了两杯茶,“秦将军原在禁卫任职,当年秦将军年轻气盛,与刚入禁卫的睿侯比武,被睿侯所败,自此离开禁卫军,转到九城兵马司当差。秦魏家两交恶由来已久,白肇东这事,魏家不肯援手,秦家就是为了看魏家的笑话,也会帮忙。”
“我说是冯侯教的好,白肇东这手段一出,魏家立刻就给他脱了乐籍,但有条件,让他远远离开帝都,不准再回。”杜长史吹拂着茶水中的热气,叹道,“乐户便是脱籍,三代内也不准科考,白肇东离开帝都后,辗转到闽州港,出海经商,现在是有名的商贾。”
穆安之问,“那你俩是怎么有交情的?”
杜长史笑,“当时他不是被罚帝都府么,我哥正好任帝都府尹,魏家还来我家走关系,想让他在狱中吃些苦头。先不说我哥那铁面无私的劲,也不可能去为难白肇东。魏家做事委实小器,我平生最看不上这样的人,便让牢头略关照他些,一来二去也就认得了。”
杜长史的确就是这种喜怒随心、爱憎分明的性情,穆安之因自己同玉华妹妹夫妻恩爱,且他正当青春,忍不住八卦一句,“那这白肇东跟冯姑娘的事怎么样了?”
杜长史搔搔鼻梁,有些理亏,“他离开帝都前想与冯姑娘见了一面,可他想进侯府是千难万难,殿下也知道我,素来热心肠。我就替他们传了回信,他与冯姑娘在天祈寺见了一面。殿下您不知道冯侯多么可怕。要不是他走的快,冯侯得宰了他。冯侯还到我家告我一状,害我挨我哥一顿捶,半年没能出门。”
穆安之看着杜长史,“你可真没少给杜大人找麻烦。”心说,冯侯没生吃了你,都得看在杜大人面子上。
杜长史想想也觉着少时好笑,“小时候就是特别热血啊。其实,我是想白肇东虽出身乐籍,倒比许多有身份的人讲究。他并不是诱拐冯姑娘,不瞒殿下,他至今未曾婚娶,皆因不能忘情。冯姑娘在静心庵带发修行,也未婚嫁,他们虽身份天差地别,却是真心相爱。不然,我也不会帮忙递信儿的。”
穆安之倒是相信这一点,杜长史是个聪明人,哪怕当年年纪小,白肇东要想骗他也不容易。虽然帮着白肇东给冯姑娘递信儿这事做的不大妥当,如今看来,人家俩人的确真心。
穆安之问,“那白肇东回帝都,不算违誓么?”
“魏家人送信让他回来。何况他虽不在帝都,可在帝都也开有铺子,他现在小有家业,这个时候回帝都,听说既有生意上的事,也有原本魏家助他脱籍,想还了这人情。”杜长史呷口茶,“至于旁的,就不知道了。”
穆安之抿口茶,“这位白东家在织布作坊定了一万匹棉布。”
杜长史有些意外,却也不太意外,“好眼光,白家布穿着很舒服,不容易褪色,是现在最好的棉布,倘是贩到海外,必能得利。”他沉吟着笑了笑,晃了晃手中茶盏,“倘他有旁的想头,也得赞他一声好眼光。”
穆安之笑着摇摇头,心说,小杜与他相近,自然看他样样都好。不过白肇东能被小杜另眼相待,少时还得冯侯调.教数年,魏家这次特意让他回帝都,想来自有其过人之处。
白肇东的确不负众望,更不负魏家打破约定召他回帝都的决定,他这样一个从未被魏家承认过的私生子,多年之后回帝都的第一件事,就是促成整个魏氏家族的分割。
第230章 二一八章
魏家说来也是百年世宦之家, 其实知道一点魏家近况的人或想不通,为什么魏家会把这么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私生子叫回来主持家族大事。
即便嫡支子弟因案入狱,旁支人口也有的是。
只是, 这样的决定不是狱中的魏老将军的决定, 而是寄居族人家的魏老夫人的决定。
白肇东不负魏老夫人之望, 一回帝都便先往刑部打点了一回,再为魏家未入狱的女眷提供了住宅,总在族人家寄住不是个法子。不说旁的,嫡支吃了官司, 旁支战战兢兢, 一直供养这些女眷,诸多财物开销, 脸色也不大好看。
而魏家这些女眷是被服侍奉承惯了的, 纵知今不比往, 一时也难以适应。
总之是两厢的不自在。
魏老夫人看着这处干净小院, 屋内摆设虽不华贵,也透着整齐,不禁拉着白肇东的手道,“有劳你了。”
“老夫人客气了,老将军于我有恩,我原当报答。”白肇东坐在魏老夫人左下首,魏老夫人身边还或坐或站几个儿媳孙媳, 白肇东道, “这宅子是三进, 不大, 还算干净。我在帝都也有大宅子,只是眼下这个风头, 不知多少御史宿敌盯着魏家,一旦搬入大宅,怕要有人暗中使坏。如今只得请老夫人、夫人、小姐们暂委屈一二。”
“这已是很好了。”魏老夫人,“我就是记挂老将军、阿胜他们,听说你去了刑部,可知如今他们怎样了?”
“没见到。”白肇东话音一落,魏老夫人脸上便浮起浓浓的失落,叹口气,“能进刑部已是很好了,以往他们去打听,刑部大门都难进一步。”
魏胜之妻魏夫人也急着说,“白兄弟,不知东西能不能送进些去。如今天气冷,我就担心牢里无衣无被吃食粗陋……”
“大夫人放心,虽见不到人,吃食棉被我都央人送进去了。另则,听说并未用刑,你们可稍稍放心。”白肇东道。 ↑返回顶部↑
“哪个秦家?”穆安之问。
“现任九城兵马司将军秦离秦将军家。”红泥小火炉上的陶壶咕嘟咕嘟做响,杜长史拉起陶壶沏了两杯茶,“秦将军原在禁卫任职,当年秦将军年轻气盛,与刚入禁卫的睿侯比武,被睿侯所败,自此离开禁卫军,转到九城兵马司当差。秦魏家两交恶由来已久,白肇东这事,魏家不肯援手,秦家就是为了看魏家的笑话,也会帮忙。”
“我说是冯侯教的好,白肇东这手段一出,魏家立刻就给他脱了乐籍,但有条件,让他远远离开帝都,不准再回。”杜长史吹拂着茶水中的热气,叹道,“乐户便是脱籍,三代内也不准科考,白肇东离开帝都后,辗转到闽州港,出海经商,现在是有名的商贾。”
穆安之问,“那你俩是怎么有交情的?”
杜长史笑,“当时他不是被罚帝都府么,我哥正好任帝都府尹,魏家还来我家走关系,想让他在狱中吃些苦头。先不说我哥那铁面无私的劲,也不可能去为难白肇东。魏家做事委实小器,我平生最看不上这样的人,便让牢头略关照他些,一来二去也就认得了。”
杜长史的确就是这种喜怒随心、爱憎分明的性情,穆安之因自己同玉华妹妹夫妻恩爱,且他正当青春,忍不住八卦一句,“那这白肇东跟冯姑娘的事怎么样了?”
杜长史搔搔鼻梁,有些理亏,“他离开帝都前想与冯姑娘见了一面,可他想进侯府是千难万难,殿下也知道我,素来热心肠。我就替他们传了回信,他与冯姑娘在天祈寺见了一面。殿下您不知道冯侯多么可怕。要不是他走的快,冯侯得宰了他。冯侯还到我家告我一状,害我挨我哥一顿捶,半年没能出门。”
穆安之看着杜长史,“你可真没少给杜大人找麻烦。”心说,冯侯没生吃了你,都得看在杜大人面子上。
杜长史想想也觉着少时好笑,“小时候就是特别热血啊。其实,我是想白肇东虽出身乐籍,倒比许多有身份的人讲究。他并不是诱拐冯姑娘,不瞒殿下,他至今未曾婚娶,皆因不能忘情。冯姑娘在静心庵带发修行,也未婚嫁,他们虽身份天差地别,却是真心相爱。不然,我也不会帮忙递信儿的。”
穆安之倒是相信这一点,杜长史是个聪明人,哪怕当年年纪小,白肇东要想骗他也不容易。虽然帮着白肇东给冯姑娘递信儿这事做的不大妥当,如今看来,人家俩人的确真心。
穆安之问,“那白肇东回帝都,不算违誓么?”
“魏家人送信让他回来。何况他虽不在帝都,可在帝都也开有铺子,他现在小有家业,这个时候回帝都,听说既有生意上的事,也有原本魏家助他脱籍,想还了这人情。”杜长史呷口茶,“至于旁的,就不知道了。”
穆安之抿口茶,“这位白东家在织布作坊定了一万匹棉布。”
杜长史有些意外,却也不太意外,“好眼光,白家布穿着很舒服,不容易褪色,是现在最好的棉布,倘是贩到海外,必能得利。”他沉吟着笑了笑,晃了晃手中茶盏,“倘他有旁的想头,也得赞他一声好眼光。”
穆安之笑着摇摇头,心说,小杜与他相近,自然看他样样都好。不过白肇东能被小杜另眼相待,少时还得冯侯调.教数年,魏家这次特意让他回帝都,想来自有其过人之处。
白肇东的确不负众望,更不负魏家打破约定召他回帝都的决定,他这样一个从未被魏家承认过的私生子,多年之后回帝都的第一件事,就是促成整个魏氏家族的分割。
第230章 二一八章
魏家说来也是百年世宦之家, 其实知道一点魏家近况的人或想不通,为什么魏家会把这么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私生子叫回来主持家族大事。
即便嫡支子弟因案入狱,旁支人口也有的是。
只是, 这样的决定不是狱中的魏老将军的决定, 而是寄居族人家的魏老夫人的决定。
白肇东不负魏老夫人之望, 一回帝都便先往刑部打点了一回,再为魏家未入狱的女眷提供了住宅,总在族人家寄住不是个法子。不说旁的,嫡支吃了官司, 旁支战战兢兢, 一直供养这些女眷,诸多财物开销, 脸色也不大好看。
而魏家这些女眷是被服侍奉承惯了的, 纵知今不比往, 一时也难以适应。
总之是两厢的不自在。
魏老夫人看着这处干净小院, 屋内摆设虽不华贵,也透着整齐,不禁拉着白肇东的手道,“有劳你了。”
“老夫人客气了,老将军于我有恩,我原当报答。”白肇东坐在魏老夫人左下首,魏老夫人身边还或坐或站几个儿媳孙媳, 白肇东道, “这宅子是三进, 不大, 还算干净。我在帝都也有大宅子,只是眼下这个风头, 不知多少御史宿敌盯着魏家,一旦搬入大宅,怕要有人暗中使坏。如今只得请老夫人、夫人、小姐们暂委屈一二。”
“这已是很好了。”魏老夫人,“我就是记挂老将军、阿胜他们,听说你去了刑部,可知如今他们怎样了?”
“没见到。”白肇东话音一落,魏老夫人脸上便浮起浓浓的失落,叹口气,“能进刑部已是很好了,以往他们去打听,刑部大门都难进一步。”
魏胜之妻魏夫人也急着说,“白兄弟,不知东西能不能送进些去。如今天气冷,我就担心牢里无衣无被吃食粗陋……”
“大夫人放心,虽见不到人,吃食棉被我都央人送进去了。另则,听说并未用刑,你们可稍稍放心。”白肇东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