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3 / 4)
“去吧。”李玉华打发小章太医回家去了。
李玉华做事很明确,有机会就提携自己人,自己人出息了,以后用着才便宜。连带给王府供应瓜果蔬菜都沾光,因为李玉华让内侍小凡跟他们打个招呼,有人有车有货物的都能跟着一道去,河南那里估计现在啥都缺。你们跟着咱们大队人马,出城进城走官道,都不用交银子。
于是,待到出发日,此次钦差的护卫将军秦廷先摸不着头脑,他奉命护卫三殿下钦差一行,秦廷安排是,前有探路先行的斥侯,之后是两百人的先锋军队,其后是八百人的护卫队,三殿下卓御史等在中间最安全的地方。
不过,军队后头这成百上千的大车小辆是啥意思啊,粮食药材之类还好说,那绿油油的是大葱萝卜吧,那黄澄澄是桔子柿饼吧。我的老天爷,这都是啥哟。难不成朝廷赈灾都发这些个了?
何况这也不是赈灾车辆,都是帝都商贾,跟在大军后头是啥意思啊。秦廷人虽年轻,却极稳重,驱马到王驾前回禀穆安之此事。穆安之还没说话,李玉华在车里就说了,“他们都是跟着一道去河南赈灾的善心商家,只管让他们一道,河南现在百物奇缺,他们去了能帮朝廷大忙。”
春天天气好,车窗是开着的,虽有个小纱帘垂下,影影绰绰的也能看到说话是皇子妃。不过,秦廷回禀的是皇子殿下。皇子殿下其实也不知哪里事,但皇子殿下一向是听媳妇的,于是吩咐秦廷一句,“听娘娘的。”
“是。”如此,秦廷只令他们尾随,便不驱赶了。
李玉华这才跟穆安之说了来龙去脉,“昨儿不是跟你说了,有粮商药商的想随行么,你忘了?”
穆安之朝窗外瞅一眼,“你可没说有上千辆车马,我以为上百辆顶天了。”
李玉华眼睛一弯,“他们只要不傻,就得多带些货啊。一路上关卡钱得省多少,一到河南,铁赚。”
穆安之道,“可不能卖得太贵,咱们不发这天家财。”
“放心吧。你想,他们跟咱们一道过来,能不听咱们的?我听说河南粮价贵的吓人,他们这一去,立刻就能把当地那些发天灾财的粮商挤兑死。这个时候,谁手里有粮谁说了就算。”李玉华唇角噙着笑,“要是有人给河南府送信,说不得待我们到河南,那里粮食就够吃了,灾也平了。”
穆安之摇头,“不会。欲壑难平,贪欲也一样。”
“那更好。反正怎么咱都不亏。”李玉华跟穆安之坐在三马齐驾的三套马车里,打开点心匣子,拿个苹果给穆安之,穆安之摇头,“你吃吧。”
李玉华塞他手里,“赶紧吃,待到河南,这么个金子打的苹果才能换这一个苹果。”
穆安之厥倒,李玉华自己也拿一个,咔嚓咬一口,先跟穆安这说,“药材粮食的价格,你们钦差定,毕竟没饭吃会饿死,有病无药也会要人命,其他的你别管我定多少钱,这会儿还想吃水果的,那必是家里不差钱的。他们跟着出来一场,怎么也要让他们赚些。”
穆安之捧着苹果,以两辈子都没有的珍惜啃了起来。
卓御史坐车里晃晃悠悠的听长随回禀,“爷,都打听清楚了。后头跟着的有三家大粮商两家大药商另有果菜商六家腊味商六家油盐酱醋的三家另则还有糖商两户,每家货物清单在这里。”
长随说着将清单奉上,“时间短,也只能问问每家多少辆车,再细的不大好打听。”
卓御史略略览过,收在袖中,“有这些就够了。”
卓御史摸了摸商贾的底,心说,三殿下瞧着驴子一样的家伙,竟这样有福,娶了这样一位好媳妇,真是帮了大忙,看来这次河南的差使能早些结束。
卓御史抄着袖子在车厢里晃晃悠悠闭目养神,待到中午,车马未停,长随提着一个食盒过来,“是严姑娘打发人送过来的,说让爷留着吃,中午车马不停,埋灶烧饭得晚上了。”食盒打开,里面三层满满当当的都是细致点心。
卓御史捏块红豆馅的糯米团子咬一口,见最底层的食盒里除了红豆饼还有两个苹果,招呼长随一起吃,“咱们怎么着都能凑合,三殿下皇子之尊,金尊玉贵的,不埋灶烧饭吃什么呀?”
“这小的就不晓得了。”长随给自家大爷斟碗茶,“殿下那里必然早准备好了,小的也没见有送食盒的。”
卓御史虽然与穆安之不合,但对于穆安之出门在外不摆虚排场还是很欣赏的。
待到傍晚,卓御史就想过去跟严琳道声谢,毕竟吃了人家的点心。结果,还未到三殿下的营地,就见一排青衣壮仆三人一组埋灶做饭,这饭极简单,腊肉切块配上胡萝卜一并拌在大米中锅内大火快蒸。这样蒸饭的大锅便有三口。再有两口锅是炒菜的,这菜也不稀奇,就是切的颇为粗犷的大白菜,估计是商队中有醋商,这菜也炒的酸溜溜,闻着开胃。另还有专门烧水的大锅摆了七八个,里面放了老姜驱寒。
平时见惯了贵族人家那些唧唧歪歪臭讲究的下人,乍一见这种行动迅速,手脚俐落的,便忍不住多看几眼。
卓御史抬脚就要继续走,正见到秦廷过来,笑着打声招呼,“秦将军。”
“见过卓大人。”秦廷恭敬的施一礼,站姿笔直,如同长枪。
见秦廷身后跟着亲兵副将,问,“这是在巡营么?” ↑返回顶部↑
李玉华做事很明确,有机会就提携自己人,自己人出息了,以后用着才便宜。连带给王府供应瓜果蔬菜都沾光,因为李玉华让内侍小凡跟他们打个招呼,有人有车有货物的都能跟着一道去,河南那里估计现在啥都缺。你们跟着咱们大队人马,出城进城走官道,都不用交银子。
于是,待到出发日,此次钦差的护卫将军秦廷先摸不着头脑,他奉命护卫三殿下钦差一行,秦廷安排是,前有探路先行的斥侯,之后是两百人的先锋军队,其后是八百人的护卫队,三殿下卓御史等在中间最安全的地方。
不过,军队后头这成百上千的大车小辆是啥意思啊,粮食药材之类还好说,那绿油油的是大葱萝卜吧,那黄澄澄是桔子柿饼吧。我的老天爷,这都是啥哟。难不成朝廷赈灾都发这些个了?
何况这也不是赈灾车辆,都是帝都商贾,跟在大军后头是啥意思啊。秦廷人虽年轻,却极稳重,驱马到王驾前回禀穆安之此事。穆安之还没说话,李玉华在车里就说了,“他们都是跟着一道去河南赈灾的善心商家,只管让他们一道,河南现在百物奇缺,他们去了能帮朝廷大忙。”
春天天气好,车窗是开着的,虽有个小纱帘垂下,影影绰绰的也能看到说话是皇子妃。不过,秦廷回禀的是皇子殿下。皇子殿下其实也不知哪里事,但皇子殿下一向是听媳妇的,于是吩咐秦廷一句,“听娘娘的。”
“是。”如此,秦廷只令他们尾随,便不驱赶了。
李玉华这才跟穆安之说了来龙去脉,“昨儿不是跟你说了,有粮商药商的想随行么,你忘了?”
穆安之朝窗外瞅一眼,“你可没说有上千辆车马,我以为上百辆顶天了。”
李玉华眼睛一弯,“他们只要不傻,就得多带些货啊。一路上关卡钱得省多少,一到河南,铁赚。”
穆安之道,“可不能卖得太贵,咱们不发这天家财。”
“放心吧。你想,他们跟咱们一道过来,能不听咱们的?我听说河南粮价贵的吓人,他们这一去,立刻就能把当地那些发天灾财的粮商挤兑死。这个时候,谁手里有粮谁说了就算。”李玉华唇角噙着笑,“要是有人给河南府送信,说不得待我们到河南,那里粮食就够吃了,灾也平了。”
穆安之摇头,“不会。欲壑难平,贪欲也一样。”
“那更好。反正怎么咱都不亏。”李玉华跟穆安之坐在三马齐驾的三套马车里,打开点心匣子,拿个苹果给穆安之,穆安之摇头,“你吃吧。”
李玉华塞他手里,“赶紧吃,待到河南,这么个金子打的苹果才能换这一个苹果。”
穆安之厥倒,李玉华自己也拿一个,咔嚓咬一口,先跟穆安这说,“药材粮食的价格,你们钦差定,毕竟没饭吃会饿死,有病无药也会要人命,其他的你别管我定多少钱,这会儿还想吃水果的,那必是家里不差钱的。他们跟着出来一场,怎么也要让他们赚些。”
穆安之捧着苹果,以两辈子都没有的珍惜啃了起来。
卓御史坐车里晃晃悠悠的听长随回禀,“爷,都打听清楚了。后头跟着的有三家大粮商两家大药商另有果菜商六家腊味商六家油盐酱醋的三家另则还有糖商两户,每家货物清单在这里。”
长随说着将清单奉上,“时间短,也只能问问每家多少辆车,再细的不大好打听。”
卓御史略略览过,收在袖中,“有这些就够了。”
卓御史摸了摸商贾的底,心说,三殿下瞧着驴子一样的家伙,竟这样有福,娶了这样一位好媳妇,真是帮了大忙,看来这次河南的差使能早些结束。
卓御史抄着袖子在车厢里晃晃悠悠闭目养神,待到中午,车马未停,长随提着一个食盒过来,“是严姑娘打发人送过来的,说让爷留着吃,中午车马不停,埋灶烧饭得晚上了。”食盒打开,里面三层满满当当的都是细致点心。
卓御史捏块红豆馅的糯米团子咬一口,见最底层的食盒里除了红豆饼还有两个苹果,招呼长随一起吃,“咱们怎么着都能凑合,三殿下皇子之尊,金尊玉贵的,不埋灶烧饭吃什么呀?”
“这小的就不晓得了。”长随给自家大爷斟碗茶,“殿下那里必然早准备好了,小的也没见有送食盒的。”
卓御史虽然与穆安之不合,但对于穆安之出门在外不摆虚排场还是很欣赏的。
待到傍晚,卓御史就想过去跟严琳道声谢,毕竟吃了人家的点心。结果,还未到三殿下的营地,就见一排青衣壮仆三人一组埋灶做饭,这饭极简单,腊肉切块配上胡萝卜一并拌在大米中锅内大火快蒸。这样蒸饭的大锅便有三口。再有两口锅是炒菜的,这菜也不稀奇,就是切的颇为粗犷的大白菜,估计是商队中有醋商,这菜也炒的酸溜溜,闻着开胃。另还有专门烧水的大锅摆了七八个,里面放了老姜驱寒。
平时见惯了贵族人家那些唧唧歪歪臭讲究的下人,乍一见这种行动迅速,手脚俐落的,便忍不住多看几眼。
卓御史抬脚就要继续走,正见到秦廷过来,笑着打声招呼,“秦将军。”
“见过卓大人。”秦廷恭敬的施一礼,站姿笔直,如同长枪。
见秦廷身后跟着亲兵副将,问,“这是在巡营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