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过了半个月,赵适康打点了好了,让水灯去上学,水灯去的这家中学,也是当初赵沁荷读的那所贵族女子中学,叫育林女中。
  水灯试穿了校服,是一身五四装,上袄是蓝色的,袖子七分长,领口是盘扣样式的扭结,下半身是黑色的及膝长裙。
  水灯换上洋袜和皮鞋,转着圈问:“玉青哥哥,这样好看吗?”
  经过这半个月的滋养,水灯小脸开始长肉了,小身板虽然还是瘦,但是看上去健康了很多。
  穿上校服的她,笑得十分开朗,又有朝气。
  “好看,好看。”赵玉青不是哄她,而是水灯长得真好看。
  应该是赵家基因优良,生出来的都是漂亮孩子。
  ……
  这日放学回了家,水灯写了封信给顾卓,告诉他自己已和舅舅圆满相认,舅舅给她找了学校让她上学,她现在每天吃得饱穿得暖,且有个表哥也很疼爱她。
  写完托吴管家把信寄了出去。
  没过几天,在苏北的顾卓就收了信,看到水灯一切安好,他就放心了。
  他打开信封的时候,里面还有几张当初塞给水灯路上用的钞票,她一分没动,还另外还多塞了一张五块钱钞票。
  信中提到,这钱就当给顾奶奶补身子的,让他别拒绝,还附上了赵家的地址,让他回信。
  之后水灯和顾卓虽然没见面,这几年却一直互相书信往来。
  ……
  水灯去上学前,启蒙都是来自于自己母亲,赵适康身为亲舅舅也担忧水灯跟不上一般学生的进度,就让赵玉青先帮忙辅导。
  没想到却发现意外的惊喜,水灯不止聪明,记性也很好,虽说不是过目不忘,但是有的东西,说一两遍她就能牢牢记住,再难些的,说几遍她也彻底懂了。
  她人非常机灵,没上过私塾就会识字,也知晓一些诗句,还会一些基本的算术,这一切看来都是赵沁荷的功劳。
  水灯就这样进了育林女中,能进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有些家底的。
  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要求学生学习英文,可水灯不懂英文,之前也没有学习英文的基础,其他还勉强跟得上,那洋文天花乱坠的,听得她无比头疼。
  自十几年前北洋政府改革学制系统,育林女中改为壬戌学制,的确颇有成效。
  赵沁荷当年在这个学校就是因为成绩优异跳了班毕业的,虽说水灯有弱点,但胜在脑子聪明,遗传了母亲的聪颖,再加上勤能补拙,英文学了几个月也能勉强赶上了。
  实在难懂不会的,回家也能问玉青哥哥。
  这一段时间,水灯在学校过渡的还算自然,同学们都挺和气。
  直至因为一件小事,水灯和班里人起了点摩擦。
  水灯不是当地的人,口音也有些明显,不过班里还有个女生也是外地的。
  班里统共两个女生是外地的,一个是水灯,另外一个便就是白映珍。
  白映珍的父亲本就是外省人,前几年携妻女来苏州开厂做生意赚了点小钱,就让自己女儿上了这个还不错的学校,想好好培养一番。
  但白映珍之前在老家没怎么读过书,也就在私塾上过一年学,后来父亲发迹,她才又有机会重新上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