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疯狂的刺激(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这还不能让大家清醒的话,那么接下来各国的表现,那就真让人绝望了。
  在继俄罗斯帝国之后,有资格组织大家缔结“中立同盟”的就是西班牙了。
  可惜西班牙政府同样也是滑头,搬出了古老中的《奥西港口协定》。
  具体内容没有对外公开,让大家参考菲律宾战争中维也纳政府的表现,反正发起中立运动可以,甚至还能帮忙提供开会场地,但是主导缔结盟约不行。
  有份量的大国,都因为自身有能约,无法组织缔约,那么就只能小国上了。
  本着试一试的想法,大家又推出了荷兰。虽然自身实力不济,但是作为中立运动的发起者,由他们组织也说得过去。
  很遗憾,荷兰政府同样不傻。西班牙和俄国两个大国都不愿意当出头鸟,他们这个小国,有什么资格带这个头?
  真以为带头大哥好当,这玩意儿可是要拉仇恨的,事后肯定要遭到神圣罗马帝国的报复。
  就如同十八路诸侯讨董,袁绍成为了盟主,牛逼哄哄的袁家就先被拿出来祭了旗。
  意识到了中立不靠谱,那就只能下场站队了。反正都是要站队,为什么不把自己卖出一个好价钱?
  现在谈条件没有意义,承诺再多也是空头支票,最终能不能兑现,能够兑现多少还是要看维也纳政府。
  根据反法战争的经验,大家都明白维也纳政府分赃规矩。总结起来就是:贡献多得多拿,先站队的多拿。
  当然,站队归站队,大家还是要考虑英国人的反应。皇家还是很牛逼的,没有人敢保证这次一定能够将不列颠拉下马。
  在这种背景下,第一个站队的肯定是最遭记恨的,未来肯定要承受最猛烈的报复。
  纵使有神圣罗马帝国兜着,也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能力承受反噬。
  好在,皮厚耐操的俄国人不怕英国人报复,沙皇政府率先跳出来站队,帮大家解决了这个烦恼。
  第一个各国不敢抢,第二就是大家一起抢。各国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的站队,无意中又造就了一个世界未解之谜。
  解释是不可能解释的,被误会就误会好了。让英国人就在郁闷中跌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没准过上几十年,这还会成为佐证他弗朗茨大帝“天选之子”、“天命所归”、“上帝选择”……的有力证据。
  事实上,类似的说法早就有提出了。尤其宗教届人士,早早就认定了弗朗茨是“上帝眷顾的人”。
  理由非常简单,从异教徒手中收复了圣地,受到了上帝的眷顾。
  神圣罗马帝国能够复兴,也被他们解读为上帝眷顾的结果。包括法兰西的没落,宗教届人士也给出了有力解释:勾结异教徒,受到了上帝的惩罚。
  如果这套理论应验的话,接下来就该轮到不列颠倒霉了。不过反过来想,不列颠一旦衰落,又再次印证了这套理论。
  如果英国人抗住这次冲击,估摸着他们又要说这是上帝的一次考验。只要能够坚定信仰,下一次一定能够胜利。
  没有毛病,纵使大英帝国的底蕴再怎么厚实,也改变不了现在掉队的本质。
  能够撑过一次挑战,就已经非常牛逼了;再来第二次,不列颠肯定是承受不起。
  不得不承认,神棍还是有水平的。甭管局势怎么发展,他们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
  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望着窗外飘零的雪花,弗朗茨背对着儿子问道:“英国人还没有宣战么?”
  虽然战争爆发的越晚,对神圣罗马帝国越有利。但是反英同盟都快要集结完成了,英国人这个大反派还是迟迟不肯登场,这让人情何以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