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战国时期, 庄周听见天幕那句“相畜之术”,以及伯乐、九方皋云云,不由得慨叹。
  惠施在旁边学习、记录相畜学, 希望能为魏国的畜牧业发展,添砖加瓦。
  ——兢兢业业的魏国宰相。
  两人在梧桐树下谈论, 而在天幕出现之后,惠施则专心学习、记录后世的内容。
  他主张合纵抗秦, 是一位重要的组织人。
  秦国日益强大,再加上天幕的出现, 他们更加不能掉以轻心。魏国、齐国和楚国, 都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增强国力, 共同对抗秦国。
  惠施与庄周, 虽然处世态度不同。
  但却是很要好的朋友。
  惠施在这边学习, 庄周在那边感慨。庄周无聊的时候,还在诸子百家群里发言。
  庄周走到梧桐树的背后,这里亦可以看见碧空之上的光幕, 就是这么神奇。
  他从容不迫, 在群里与人交流:
  马, 蹄可以践霜雪, 毛可以御风寒。
  伯乐善于治马, 却用烧红了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 凿削马蹄甲。
  它们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撒腿跳跃, 这是马的天性。但治马之人——
  却在马的身体上烙制印记, 用络头和绊绳拴连它们, 用马槽和马床围着它们。
  让它们饥饿、口渴,让它们快速地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
  要它们的行动,整齐划一。
  这些马,前有马口横木、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竹条的威逼。
  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光幕之中,连接着各时空的人。
  他们有的觉得庄周说的很有道理,有的觉得庄周简直是无理取闹。
  但庄周不在乎。
  他有感而发,从伯乐善于治马,到陶匠与木匠善于整治黏土与木材——
  再到治理天下。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的仁义,这就是圣人的罪过啊!!
  就像马,它生活在陆地上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踢。
  要是把车衡、颈轭,加在它身上。
  把辔头,戴在它们的头上。
  那么马就会侧目怒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