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86节(2 / 4)
皇上闻言,不禁生出几位好奇。
“怎么说?能让皇后如此形容,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柳明月笑着回道,“臣妾很难形容,等您亲眼看到他们的文章,就能领会到他们的过人之处了,臣妾只能说,科举考试,算是被他们彻底研究明白了,继续这么下去,真不知道是福是祸,还好咱们也算是早有对策。”
她能看得出来,那几人完全是做‘完形填空’,将自己的思想与认知,努力套上固定的框架。
在那些正统的文人看来,这是一种很匠气,毫无灵气的文风,很不可取,换成别的主考官,可能会毫不犹豫的直接让其落榜。
何晋英虽是文坛大佬,但他身上有个最让柳明月欣赏的特点,就是他并不迂腐,甚至可以说是思想很开明。
所以即便从学识底蕴方面讲,他肯定看不上这几位,但他知道自己与皇上,或者说是现在的朝堂,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所以他还是点这几位名列前茅。
皇上在听皇后这么说后,对她特意点出来的几份试卷更感好奇了,当即令人去誊抄一份回来,他想尽快看到。
听说皇上点名要亲自阅览那几份答卷,何相的脸色有些僵,但他还是问道。
“苏公公,是否要等陛下阅览过后,再张榜?”
苏福知道对方想要问的是,皇上在看过答卷后,会不会调整名次。
“何相不必多虑,依咱家之见,皇上只是听到娘娘提起后,对这几位的答卷有些好奇,想要亲眼看看而已,不会干涉排名,诸位大人如期张榜即可。”
听到苏福这么说,何相才松了口气,事到如今,他实在不想再节外生枝,几可预见的是,张榜之后,这几人若在殿试中没有获得好评价,他在士林的一世英名,都将有可能毁于一旦。
可是即便如此,他也不后悔担任本届的主考官,又力排众议,坚持要将那几人的排名放在前十,其中一位甚至还被他点为亚元。
送苏福离开时,何相忍不住低声问道。
“苏公公,不知娘娘怎么说?”
苏福笑着回道,“何相不必担心,娘娘对陛下说,这几位很有过人之处。”
得知皇后的这个评价,何晋英的心里就踏实多了,也不枉他赌上自己的声誉,非要坚持。
这一个多月来,他都专注于春闱会试,之前一直处于闭关,不与外界打交道的状态,直到阅卷结束,他才解除闭关状态。
也是直到这时,他才听说陛下感染风寒,已有半个多月不曾临朝的消息,幸有皇后在,朝中才能运转如常,他们这些考官也能丝毫不受影响的专注于会试。
如今能得到皇后的这个评价,足以证明皇后也看出这几个的潜力,皇上即便不满,为了照顾皇后的面子,也不会在殿试上针对这几人。
而皇上在分别看过三份试卷后,开始只给出中规中矩的评价,但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读后感,让他又拿起三份答卷看了一遍。
再看时,他就意识到问题所在了,三份试卷一个框架,毫无特色,差别仅在于内容而已,拿出其中一份将内容与框架结合得最好的那份问道。
“这是被点为亚元的那份?”
得到肯定答复后,皇上心情复杂的感慨道。
“何晋英这次担任主考,真是付出了很多啊,朕当年若有这几人的……,说不定也能考取个功名。”
柳明月知道皇上没说出口的描述,想要表达出的意思,厚脸皮、心理素质等。
扒文、扒框架的仿写操作,对柳明月而言,当然不陌生,只是这个时代的文人,基本都会讲究文人风骨,一般不屑做这种事,即便在私下会用这种方式练笔,没能练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之前,也不愿展露于人前。
“正所谓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在那些耕读世家、书香门第中,肯定早有这类操作,所以他们那种人家才能代代出英才,只*是他们做得更高明,让外人难以发现这痕迹而已,至于这几人,依臣妾之见,他们更像是懒得遮掩。”
皇上恍然大悟的点头道,“听皇后这么一说,朕才发现,事实可能还真是如此,而这几人,确实有些意思。” ↑返回顶部↑
“怎么说?能让皇后如此形容,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柳明月笑着回道,“臣妾很难形容,等您亲眼看到他们的文章,就能领会到他们的过人之处了,臣妾只能说,科举考试,算是被他们彻底研究明白了,继续这么下去,真不知道是福是祸,还好咱们也算是早有对策。”
她能看得出来,那几人完全是做‘完形填空’,将自己的思想与认知,努力套上固定的框架。
在那些正统的文人看来,这是一种很匠气,毫无灵气的文风,很不可取,换成别的主考官,可能会毫不犹豫的直接让其落榜。
何晋英虽是文坛大佬,但他身上有个最让柳明月欣赏的特点,就是他并不迂腐,甚至可以说是思想很开明。
所以即便从学识底蕴方面讲,他肯定看不上这几位,但他知道自己与皇上,或者说是现在的朝堂,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所以他还是点这几位名列前茅。
皇上在听皇后这么说后,对她特意点出来的几份试卷更感好奇了,当即令人去誊抄一份回来,他想尽快看到。
听说皇上点名要亲自阅览那几份答卷,何相的脸色有些僵,但他还是问道。
“苏公公,是否要等陛下阅览过后,再张榜?”
苏福知道对方想要问的是,皇上在看过答卷后,会不会调整名次。
“何相不必多虑,依咱家之见,皇上只是听到娘娘提起后,对这几位的答卷有些好奇,想要亲眼看看而已,不会干涉排名,诸位大人如期张榜即可。”
听到苏福这么说,何相才松了口气,事到如今,他实在不想再节外生枝,几可预见的是,张榜之后,这几人若在殿试中没有获得好评价,他在士林的一世英名,都将有可能毁于一旦。
可是即便如此,他也不后悔担任本届的主考官,又力排众议,坚持要将那几人的排名放在前十,其中一位甚至还被他点为亚元。
送苏福离开时,何相忍不住低声问道。
“苏公公,不知娘娘怎么说?”
苏福笑着回道,“何相不必担心,娘娘对陛下说,这几位很有过人之处。”
得知皇后的这个评价,何晋英的心里就踏实多了,也不枉他赌上自己的声誉,非要坚持。
这一个多月来,他都专注于春闱会试,之前一直处于闭关,不与外界打交道的状态,直到阅卷结束,他才解除闭关状态。
也是直到这时,他才听说陛下感染风寒,已有半个多月不曾临朝的消息,幸有皇后在,朝中才能运转如常,他们这些考官也能丝毫不受影响的专注于会试。
如今能得到皇后的这个评价,足以证明皇后也看出这几个的潜力,皇上即便不满,为了照顾皇后的面子,也不会在殿试上针对这几人。
而皇上在分别看过三份试卷后,开始只给出中规中矩的评价,但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读后感,让他又拿起三份答卷看了一遍。
再看时,他就意识到问题所在了,三份试卷一个框架,毫无特色,差别仅在于内容而已,拿出其中一份将内容与框架结合得最好的那份问道。
“这是被点为亚元的那份?”
得到肯定答复后,皇上心情复杂的感慨道。
“何晋英这次担任主考,真是付出了很多啊,朕当年若有这几人的……,说不定也能考取个功名。”
柳明月知道皇上没说出口的描述,想要表达出的意思,厚脸皮、心理素质等。
扒文、扒框架的仿写操作,对柳明月而言,当然不陌生,只是这个时代的文人,基本都会讲究文人风骨,一般不屑做这种事,即便在私下会用这种方式练笔,没能练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之前,也不愿展露于人前。
“正所谓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在那些耕读世家、书香门第中,肯定早有这类操作,所以他们那种人家才能代代出英才,只*是他们做得更高明,让外人难以发现这痕迹而已,至于这几人,依臣妾之见,他们更像是懒得遮掩。”
皇上恍然大悟的点头道,“听皇后这么一说,朕才发现,事实可能还真是如此,而这几人,确实有些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