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8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这几人是有意为之,那么他们的能力和潜力,可能比他们在答卷中展现出来的要更强些。
  “依皇后之见,对于这几人,我们该怎样对待?”
  柳明月之所以会点出他们更像是有意为之,当然是因她也有自己的目的。
  “依臣妾之见,只要他们真有能力,该重用还是要重用的,毕竟这里面不仅有何相的面子,还有他们都已主动做出了选择,我们肯定要所有回应才行,不过对于这种太过精明的人,我们还是要让人盯紧点,不能给他们膨胀的机会。”
  皇上点头道,“不错,我们可不能浪费何相的一番苦心,朕向来不喜左右逢源之人,至于这几人,还真叫人难评,也不知他们是凑巧撞上了,还是提前商量好,都想以这种方式凸显自身!”
  【作者有话说】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晚上那章,争取还能在九点发上吧,抱歉,这个时间方面还是没能调整过来。
  109
  第109章
  决断
  会试前十的试卷被张贴出去后,不出意料的是,迅速在京中引起热议,无数考生都在质疑本届会试第二名宋墨华的名次。
  从而出现了会试第二名力夺会元,抢尽风头的空前现象,无数考生在质疑宋墨华的同时,顺便质疑本届主考官何晋英。
  本来大家都将抨击目标放在宋墨华身上,提起何晋英时,比较隐晦,但在某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议论何晋英的声音逐渐变得越来越大。
  尤其是某些落榜的举子,甚至想借机发泄胸中郁气,无中生有的造出许多谣言。
  柳明月当然知道这些消息,但她一直着按捺着没有发作,不动声色的派人收集相关信息。
  同时也没忘记要安抚何丞相,毕竟这位这次确实承担了极大压力。
  “何丞相不用担心,本宫与陛下都能明白你的一番苦心,不管这宋墨华三人,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才会选择交出这么一份答卷,但是三人的答卷内容,皆言之有物,破题思路新颖,观点极具可行性,绝对能对得起他们的名次,朝廷也更需要这样的人才,你的决定没错。”
  听到皇后当面肯定他的决定,何晋英激动到差点热泪盈眶,若非有皇后曾夸赞过的‘过人人处’支撑着他,面对当前局面带来的巨大压力,他着实有些难以承受。
  “能得娘娘与陛下的理解与支持,老臣这心里就踏实了,老臣可以无惧一切非议!”
  柳明月笑着点头道,“你能如此坚强,本宫就放心了,要不了多久,陛下就能亲自为你正名,且由那些人再蹦跶几天吧,本宫就是要通过此事,让所有人知道,朝廷需要能做事的人才,而不是只擅长写文章的人。”
  那些读书多年,只会写文章的人,应该去做一个纯粹的文人,让他们去教书育人,都未必能适合,更别说是让他们当官,那简直是害人害己。
  像她自己,当年读了二十多年书,各种资格证考了不少,也具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资格,但她最终选择留校,是因为她不喜其它收入更高、更有前途的出路吗?
  当然不是,主要是因她有自知之明,觉得还是留校更适合她的性格与能力。
  得到这个准信,何晋英算是彻底踏实了,他这次算是赌赢了,经此一事,想来皇上和皇后也会更信任他一些。
  过去的几十年里,他虽在士林取得崇高的地位与声誉,但他更想在朝堂上大展拳脚,取得一些利国利民的真实成就,将来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即便他有心做一位纯臣,可是身份始终尴尬。
  这次会试过后,想来再也不会有人继续将他与清流派系生拉硬拽到一起,那些读书人也不屑,至少表面上不屑再像从前,总想将与自己做捆绑。
  离开勤务殿时,何相的彻底挺直了腰板,看着外面的太阳,只觉阳光明媚,心情极好。
  崔相捧着几份奏折和文书过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
  “人逢喜事精神爽,何公能有此番魄力,实在令人钦佩啊!”
  搞不清状况的人,还在议论何相有眼无珠,或是有才无德,让那么几个有辱斯文的家伙上榜不说,还给出那么靠前的排名,谄上的嘴脸实在太过难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