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兄入怀 第117节(3 / 4)
难不成这个余申另有其人不成?
郑平修怀揣着这个秘密,正犹豫要不要向圣上禀明此事时,又担心新帝查明后,会降罪于他。
可历年科考试卷,都是吏部批阅,再由礼部复核。
若是出了问题,牵连者恐怕不计其数。
在他踌躇之际时,郑家大门被大理寺的人敲响,崔濯请他走一趟,又派人守好郑府,不许放过一个漏网之鱼。
由薛六郎引起的大庆举子入风尘一案正式受理,除了去年赴京赶考的余申等人,还有三年前的那一批。
这些人大多被关在南风馆,没了证明身份的过所,他们哪里也去不了。
起初还会想着逃,可后来整日整夜的被人用药喂着,筋骨酥软无力,就像是被折断翅膀的鸟儿,除了等待嫖客上门,便是被薛六郎这样一掷千金的贵客买回府。
“我等自幼饱读圣贤之书,皆是出身寒微,赴京赶考微资,无不是家中东拼西凑所得;岂料天有不测风云,半途遭权贵子弟掳掠,沦为胯下玩物。在座诸君本该是同窗好友,却沦为命如草贱般的娈童;薛六此人,动辄施以拳脚,凌辱备至,若非我等心存高志,坚信有事情败露这一日,岂能活到今日?”
余申字字句句,犹如芙蓉泣露,杜鹃啼血。
围观百姓皆是动容落泪,纷纷谴责薛家这些年来欺男霸女犯下的恶行。
薛家能有这般横行霸道的资本,还是因为背靠太皇太后,只是到了灵帝时期太后被幽居于佛云殿,薛家与她关系大不如从前。
薛家庶女又被孟淑妃笼络,最终嫁给孟家二老爷孟康。
从前众人都不看好的小庶女,成了孟家二夫人,是姊妹当中最有出息的这一个。
于是薛家人开始巴结着二夫人,求她帮忙为弟弟寻份好差事。
薛家的封荫到了他这一辈就要结束了,若是太后说得上话,自然不会来求二夫人做主。
想到孟淑妃正好缺个人,自己娘家弟弟读书读不明白,舞刀弄枪倒是不错,二夫人干脆将人送到在河西军,放在夫君眼皮子底下。
沾了二老爷孟将军孟康的光,薛奎自从一入军营便颇得重视,他也的确不负众望,从九品的小小卫长,一路升至六品都尉。
孟康对这个小舅子颇为照顾,便将他调在自己身边来,谁知这小子在一次敌袭中,竟然替大将军挡了一刀。
从此薛奎便被霍达看上了,觉得他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军营里的将士向来都是凭本事说话,薛奎上阵杀敌不输这些老将军,再加上有霍达的栽培,一时间也是如日中天。
直到霍达斩下特鲁尔的项上人头,突厥人派了使臣来求和,霍达带着一队人马上前去迎。
谁知这一去便是中箭身亡,那一队人马活着回来的只有同样深受重伤的薛奎。
霍达一死河西军的兵权落在副将孟康身上,自然也就无人发现,薛奎的箭篓里少一枚羽箭。
箭簇仿照突厥人的弯嘴勾,箭头又淬了毒,一旦划入皮肤,毒性发作,不过半炷香的功夫便能魂归西天。
众人以为是中了突厥人的埋伏,这才让大将军葬送了性命,可实际上霍达是死于自己人之手。
薛奎年纪小藏不住事,到底害怕回京后被圣上清算,谁知孟康却说,“这件事是圣上默许的,你且放宽心就是。”
作为圣上亲信,孟康带着霍达的遗骸回京后,卸下河西军职务,只在京中领了个散值。
薛奎同样如此,圣上并未重新册封,只是同意了他的请封折子,凭借着祖上封荫,薛家到底没有就此落魄。
可随着薛六郎被押入大牢,他的父亲薛奎当年谋害霍达一事也被翻了出来。 ↑返回顶部↑
郑平修怀揣着这个秘密,正犹豫要不要向圣上禀明此事时,又担心新帝查明后,会降罪于他。
可历年科考试卷,都是吏部批阅,再由礼部复核。
若是出了问题,牵连者恐怕不计其数。
在他踌躇之际时,郑家大门被大理寺的人敲响,崔濯请他走一趟,又派人守好郑府,不许放过一个漏网之鱼。
由薛六郎引起的大庆举子入风尘一案正式受理,除了去年赴京赶考的余申等人,还有三年前的那一批。
这些人大多被关在南风馆,没了证明身份的过所,他们哪里也去不了。
起初还会想着逃,可后来整日整夜的被人用药喂着,筋骨酥软无力,就像是被折断翅膀的鸟儿,除了等待嫖客上门,便是被薛六郎这样一掷千金的贵客买回府。
“我等自幼饱读圣贤之书,皆是出身寒微,赴京赶考微资,无不是家中东拼西凑所得;岂料天有不测风云,半途遭权贵子弟掳掠,沦为胯下玩物。在座诸君本该是同窗好友,却沦为命如草贱般的娈童;薛六此人,动辄施以拳脚,凌辱备至,若非我等心存高志,坚信有事情败露这一日,岂能活到今日?”
余申字字句句,犹如芙蓉泣露,杜鹃啼血。
围观百姓皆是动容落泪,纷纷谴责薛家这些年来欺男霸女犯下的恶行。
薛家能有这般横行霸道的资本,还是因为背靠太皇太后,只是到了灵帝时期太后被幽居于佛云殿,薛家与她关系大不如从前。
薛家庶女又被孟淑妃笼络,最终嫁给孟家二老爷孟康。
从前众人都不看好的小庶女,成了孟家二夫人,是姊妹当中最有出息的这一个。
于是薛家人开始巴结着二夫人,求她帮忙为弟弟寻份好差事。
薛家的封荫到了他这一辈就要结束了,若是太后说得上话,自然不会来求二夫人做主。
想到孟淑妃正好缺个人,自己娘家弟弟读书读不明白,舞刀弄枪倒是不错,二夫人干脆将人送到在河西军,放在夫君眼皮子底下。
沾了二老爷孟将军孟康的光,薛奎自从一入军营便颇得重视,他也的确不负众望,从九品的小小卫长,一路升至六品都尉。
孟康对这个小舅子颇为照顾,便将他调在自己身边来,谁知这小子在一次敌袭中,竟然替大将军挡了一刀。
从此薛奎便被霍达看上了,觉得他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军营里的将士向来都是凭本事说话,薛奎上阵杀敌不输这些老将军,再加上有霍达的栽培,一时间也是如日中天。
直到霍达斩下特鲁尔的项上人头,突厥人派了使臣来求和,霍达带着一队人马上前去迎。
谁知这一去便是中箭身亡,那一队人马活着回来的只有同样深受重伤的薛奎。
霍达一死河西军的兵权落在副将孟康身上,自然也就无人发现,薛奎的箭篓里少一枚羽箭。
箭簇仿照突厥人的弯嘴勾,箭头又淬了毒,一旦划入皮肤,毒性发作,不过半炷香的功夫便能魂归西天。
众人以为是中了突厥人的埋伏,这才让大将军葬送了性命,可实际上霍达是死于自己人之手。
薛奎年纪小藏不住事,到底害怕回京后被圣上清算,谁知孟康却说,“这件事是圣上默许的,你且放宽心就是。”
作为圣上亲信,孟康带着霍达的遗骸回京后,卸下河西军职务,只在京中领了个散值。
薛奎同样如此,圣上并未重新册封,只是同意了他的请封折子,凭借着祖上封荫,薛家到底没有就此落魄。
可随着薛六郎被押入大牢,他的父亲薛奎当年谋害霍达一事也被翻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