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3 / 4)
“义学可是祝中丞提出来的,现在遇到问题,我想祝中丞应该责无旁贷。”李正清说。
御史赵芳菲站出来道:“中丞大人掌管御史台,身负重任,她怎可轻易离京?若她走了,御史台如何运转?”
这时,龙椅上的燕宁忽然开口了,语气带着几许天真:
“难道御史台离了祝中丞,就做不了事情么?”
赵芳菲一愣,一时不知如何应答。
“陛下。”祝澜拱手说道,声音沉稳。
“御史台的诸位同僚们殚精竭虑,恪尽职守,即便微臣不在,他们也绝不会有丝毫懈怠。
义学一事的确是由微臣提出的,微臣不能不管。只是如今大梁共两千余所义学,分布在全国各地,且不乏山高水远,偏僻难行之处。
若要一一遍访,微臣一人之力实难做到。”
赵芳菲也紧跟着提议,可以由朝廷成立专门的队伍,分头查访各地义学情况,再统一汇报给祝澜。这样祝澜只需在京城坐镇,统筹全局。
赵芳菲的提议切实可行,在情在理,也有朝臣站出来附和。
李正清却笑道:
“倒也不必将两千多所义学一一遍访,只需要到每个州县,找那么一两所看看情况,再让县令知府统一汇报便是。
如此下来,不出一年肯定能有个结果。”
“一年?”赵芳菲有些急了,还要说什么,却被祝澜的目光阻止了。
祝澜隐隐觉察到了什么,只抬头去看燕宁的神色。
燕宁露出一个笑容:
“李大人的提议甚好,那便辛苦祝中丞跑一趟罢。
放心,等你回来,仍是朝廷的御史中丞。”
第566章 记忆
燕宁话音结束,整个金殿之上群臣鸦雀无声。
每个人的心思都开始飞速转动。
陛下这一番话,分明是故意要将祝澜调离京城。
难不成二人之间有什么矛盾?
祝澜面沉如水,沉默片刻后再次开口:
“陛下的旨意,微臣不敢违逆。只不过微臣手上还有几件涉嫌朝中大臣贪污的重案正在调查。”
她有意无意地瞥了李正清一眼。
“那几件案子,也有几位李氏官员牵涉其中。却不知李大人这个时候想让我离京,是不是在害怕什么?”
李正清的笑容僵硬一瞬,看了眼燕宁的脸色。
燕宁也正盯着他,好似在催促什么。 ↑返回顶部↑
御史赵芳菲站出来道:“中丞大人掌管御史台,身负重任,她怎可轻易离京?若她走了,御史台如何运转?”
这时,龙椅上的燕宁忽然开口了,语气带着几许天真:
“难道御史台离了祝中丞,就做不了事情么?”
赵芳菲一愣,一时不知如何应答。
“陛下。”祝澜拱手说道,声音沉稳。
“御史台的诸位同僚们殚精竭虑,恪尽职守,即便微臣不在,他们也绝不会有丝毫懈怠。
义学一事的确是由微臣提出的,微臣不能不管。只是如今大梁共两千余所义学,分布在全国各地,且不乏山高水远,偏僻难行之处。
若要一一遍访,微臣一人之力实难做到。”
赵芳菲也紧跟着提议,可以由朝廷成立专门的队伍,分头查访各地义学情况,再统一汇报给祝澜。这样祝澜只需在京城坐镇,统筹全局。
赵芳菲的提议切实可行,在情在理,也有朝臣站出来附和。
李正清却笑道:
“倒也不必将两千多所义学一一遍访,只需要到每个州县,找那么一两所看看情况,再让县令知府统一汇报便是。
如此下来,不出一年肯定能有个结果。”
“一年?”赵芳菲有些急了,还要说什么,却被祝澜的目光阻止了。
祝澜隐隐觉察到了什么,只抬头去看燕宁的神色。
燕宁露出一个笑容:
“李大人的提议甚好,那便辛苦祝中丞跑一趟罢。
放心,等你回来,仍是朝廷的御史中丞。”
第566章 记忆
燕宁话音结束,整个金殿之上群臣鸦雀无声。
每个人的心思都开始飞速转动。
陛下这一番话,分明是故意要将祝澜调离京城。
难不成二人之间有什么矛盾?
祝澜面沉如水,沉默片刻后再次开口:
“陛下的旨意,微臣不敢违逆。只不过微臣手上还有几件涉嫌朝中大臣贪污的重案正在调查。”
她有意无意地瞥了李正清一眼。
“那几件案子,也有几位李氏官员牵涉其中。却不知李大人这个时候想让我离京,是不是在害怕什么?”
李正清的笑容僵硬一瞬,看了眼燕宁的脸色。
燕宁也正盯着他,好似在催促什么。 ↑返回顶部↑